联系电话
微信二维码

中德骨科官方微信

做错这几件事,小心膝盖疼走不了路!
作者:福州骨科医院  阅读次数:191 更新时间:2023-05-24 08:46:29

  膝关节是我们人体 且结构较复杂的关节,在运动中承担人体60%的重量。所以磨损,受伤的概率大,疼痛也经常发生,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尝受过膝关节疼痛的滋味。

  那么,你可知道膝关节有使用寿命?男女还有别吗?

  膝关节有使用寿命

  人体就像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器,每个器官和部位就像机器的零部件一样都有较初设计的使用寿命,而膝关节的使用寿命是70年。要想安全平稳地度过这70年,而不是三四十岁就出现膝盖痛,就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对运动方式;

  二是恰当补钙;

  三是要维持正常体重;

  四是保护关节软骨;

  五是远离湿寒;

  六是强化腿部肌肉。

  这些就好比人体膝盖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来做,我们的膝盖就可以正常的使用70年,包括后期膝盖出现退化之后也可以按照这些方法进行保养。

  膝盖寿命,男女有别

  膝盖寿命,男女有别,我们自己可能感觉不到,举个骨性关节炎的例子。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大数据表明:骨性关节炎在女性患病率中占第四位,在男性患病率中占第八位。就是说,男性和女性在骨性关节炎这个疾病上发病明显的女性多于男性。

  因为女性要经历生育、还要经历更年期。所以广大的女性朋友,要比男性更注重对膝盖的保护。一定要把握两个时期:一个是产后对膝盖的保养,产后不要吹冷风,膝盖要注意保暖,带护膝;还有一个是绝经以后对身体骨量丢失要重视。

  这些情况会加速膝盖损伤

  1.后天性因素造成的膝盖损伤的一些情况,像脂肪垫,创伤性滑膜炎,髌骨软化症的话主要还是一个外伤,或者长期的过度劳损,像经常登山,蹲起动作频繁等。

  2.如半月板、韧带的损伤大多数情况会有明确的外伤史。比如交通事故,摔倒,或者运动过程中的猛烈动作,如排球运动员在防守时突然转身跳起救球的动作等。

  3.骨性关节炎的话,主要还是一个膝关节长期的超重负荷造成的退行性病变。

  4.再就是像热身不当,运动过度,体重肥胖,主要还是一个患者本身的一个运动常识掌握不够,自我控制力不够的表现,这些原因造成的疼痛往往可以根据运动方式方法的改变,减轻体重来缓解。

  补钙不能盲目

  现在补钙的观念深入人心,很多人出现腰腿酸软就自行补钙,到底什么时候需要补钙?怎样的补钙方式是正确的?

  其实,是否需要补钙,要看人体是否真的缺钙。通常缺钙时我们会感觉肌肉酸痛、抽筋、没力,这时候需查一查血钙和骨密度确定是否缺钙。

  年轻人一般不需要特别补钙,通常晒太阳、正常饮食,钙摄入已经可以满足身体需要。50岁以后,随着胃肠功能、人体转化功能下降等因素,导致钙摄入下降,才建议补钙。

  不过,如果出现以下这些情况的话就要及时就医:

  持续疼痛不缓解,疼痛反复出现,按压痛,行走过程膝盖打软或不稳,活动中伴有摩擦发涩的声响,膝关节极度伸直或极度屈曲时疼痛加重,外伤后膝部有明显撕裂感或外伤后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以及外伤后膝关节出现肿胀,弹响。

  这样走路不伤膝盖

  对膝关节比较好的运动方式是游泳,但是因为场地等种种原因限制,较简单可行的还是健步走。

  但是,如何走,还是有学问的。如果是懒懒散散地走个1小时,是会损伤我们的膝盖的。很多人在走路健身时越走越放松,甚至歪肩斜背,放松的结果是肌肉用力非常少,不仅走得没有任何健身价值,还会加大膝关节的磨损。

  医生建议:尽量选择平地走路。要做到“一高一长”:一高,是要拔高走,要挺直脊背走,要有往上长个的感觉,昂首挺胸。一长,是走路的时候步伐要比平常多迈出10厘米,这样在摆臂、登地的瞬间,会使身体提高用力20%左右。每分钟120步锻炼效果比较好,每次锻炼30-60分钟。可以佩戴一个运动手环,监测一下自己的心率, 心率计算是220-年龄,运动时心率达到 心率的70%是比较好的。

  膝盖保护操做起来

  对于疾病来说,预防比治疗更关键,痛苦的时候才去想办法来减轻痛苦,不如在没有病痛的时候去保护好它们。奉献一套可以强壮我们膝盖周围肌肉的操,方便可行。

  一:直腿抬高: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抬起15°,保持抬起15°的姿势,坚持到颤抖。刚开始肌肉力量弱抬起能坚持的时间会很短,持之以恒就会逐渐延长。每天完成10~20次即可。

  二:闭上眼睛,单腿站立10分钟以上,可以加强对腿的感知和操控能力,增加膝关节各块肌肉协调性。

微信二维码

地址:福州市六一北路171号 版权所有: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急诊电话:0591-86251881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不做诊疗依据,详情以咨询在线医生为准!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16013431号-1

(闽-榕)医广【2024】第01-25-03号